古人怎樣抗震救災?

今天就讓小編爲各位分析一下古人怎樣抗震救災?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在中國古代,人們稱地震爲“地動”,認爲是一種“地不寧”,即大地不安定的現象。遭遇“地不寧”後,古人是如何抗震救災,以減輕地震帶來的社會傷痛的?

操作方法

災區“免租賦”

如果說“罪己詔”玩虛的,那麼大打“恩情牌”,給災民以物質、經濟的具體幫助,便很實在了,也最受災民歡迎和肯定。最常見的手段之一,是給災民“免租賦”,即現代所說的免稅。

漢宣帝劉詢在下“罪己詔”之後,採取了兩種措施,一是要求朝中大臣“走基層”,尋訪民間有學問的人,找到應對地震的辦法;二是指示法律條例中有可免除而能安定百姓的,須逐條上報,對遭受地震重災的民衆,免收糧租錢稅。

朝廷“賜錢”

然而,“免稅”並不能解災民的燃眉之急,於是朝廷想到了給災民“賜錢”。在唐宋以後,尤其到明清時期,朝廷賜錢,直接補助災民錢糧,成爲一種慣例。除了發錢糧給倖存者生活外,官府還會給遇難者準備安葬費。

各界“捐銀”

古代抗震救災款的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中央財政,二是地方政府出資。此外,民間和個人“捐銀”,也是重要的資金來源。朝廷也會積極引導民間力量抗震救災,如動員有錢的官紳富戶捐銀,給災民修建房屋。對積極捐款的“大款”,朝廷會提出表揚和獎勵。

在災難面前,鄰里抱團,共渡難關,這種“衆志成城”也是古代所提倡的。康熙十八年七月北京地震後,康熙皇帝便號召和要求災區老百姓互相幫助,“兩鄰十家戶,有互相存恤之義,可協助修理”,以儘快恢復家園。

古人怎樣抗震救災?

中國的古建築,很多都是土木結構,傳統的木結構,具備框架結構的優點,在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建築牆體受損嚴重,但主體建築依舊沒有倒塌,靠的便是這種框架結構。如果要具體說來,有幾個部位可謂在抗震性能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臺基

中國古建築多采用“擡樑式”構造,結構形狀上“上小下大”,穩定性強,是抗震性能的基礎。

臺基

(二)大屋頂

中國古建築的大屋頂需要很多“零件”組合支撐,提升了整個屋頂乃至構架的整體性,龐大的屋頂重壓在柱網上,也大大增加了構架的穩定性。(之前博文相關屋頂知識介紹:屋頂)

大屋頂

(三)斗拱

斗拱在中國古建築中有着非常廣泛的應用,鬥是鬥形木墊塊,拱是弓形的短木,它們縱橫交錯疊加,便形成了上大下小的托架。

地震發生時,這些縱橫疊加的斗拱就像彈簧層一般,起到變形消能的作用,提升了建築的抗震性能。

斗拱

(四)榫卯結構

榫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

這種結構,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地震發生時,還可以在一定的變形下抵消地震帶來的影響。之前博文有做過相關介紹:榫卯24性榫卯不用釘子的祕密

古人怎樣抗震救災? 第2張

榫卯

所以說,中國古代人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覷!

1892年特大洪澇災害,天津及周遭三百餘里水深丈餘,淮軍將領衛汝貴帶領2000名戰士開挖減河數道,用於分泄洪水,共計70餘里,大水得以消弭。而湘、淮兩軍在災前修造和災後重建方面,一直爲百姓所依賴。到民國和建國以後,天津的減河也是一直在挖,至今還有一條特大的泄洪減河,名曰獨流減河: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除去那些不管老百姓死活的時代,每逢災難,朝廷都會出動大臣前往督辦賑災各項事宜。附近軍隊參與救災在所難免,每逢災害發生,相關部門會立即行動,全部都有明文規定。譬如任諒作爲北宋的轉運使,當泗水和汴河洪水時,泗州已經被淹沒,“諒親部卒築堤,徙民就高,賑以米粟”,任諒親自帶着兵卒築堤,指揮羣衆往高處跑,並賑以米糧。

但古代通訊不發達,涉及地震這一類的情況,多半就要靠鄉里自救。知府、縣令,先保證活着的人能繼續活下去,開倉放糧,打壓哄擡物價,各處設立粥廠。軍隊則就近救災或者自救,因爲有的是本身都被壓得挺慘。特大地震,如嘉靖三十四年關中地震,史載壓死軍民八十三萬人。地震黃金救援時間是七十二小時,這種慘狀,要等通報結束,外地軍隊開進去,幾天都過去了,人早就死光了。現有各類高速交通工具,因此軍隊能迅速出現,這得益於通訊和交通的發達,如不發達,照樣進不去。但這不代表古代軍隊不參與救災,他們是參與的。

不僅軍隊要上去,太醫院的太醫、醫生也要上,就是爲了防止“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情況。北宋熙寧七年七月,西京洪水爆發,被派去前往救災的除了尚書戶部員外郎張詢以外,還有御藥院的醫生,帶頭人是劉惟簡。御藥院的太醫,往往會根據災難情況確定所攜醫生爲什麼科。倘使是地震之後,則更多需要帶骨傷科的醫生前去,這在資料中是有明確記載的。

你不能說,古代好落後啊,就認爲所有的好東西、好政策都是現在纔有的。昔日活民無數的知府、縣令,曾經賑災的專員,參與災後救援的軍人,以及自救和救人的良人,他們都是活生生的,曾經與我們在同一日月之下,天地之間的人。他們也曾在災後落淚哭泣,也曾爲救下一個人而歡欣鼓舞,這都是不能輕易抹殺的。

古人怎樣抗震救災? 第3張

如果要具體說來,有幾個部位可謂在抗震性能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臺基

中國古建築多采用“擡樑式”構造,結構形狀上“上小下大”,穩定性強,是抗震性能的基礎。

(二)大屋頂

中國古建築的大屋頂需要很多“零件”組合支撐,提升了整個屋頂乃至構架的整體性,龐大的屋頂重壓在柱網上,也大大增加了構架的穩定性。

(三)斗拱

斗拱在中國古建築中有着非常廣泛的應用,鬥是鬥形木墊塊,拱是弓形的短木,它們縱橫交錯疊加,便形成了上大下小的托架。

▲斗拱

地震發生時,這些縱橫疊加的斗拱就像彈簧層一般,起到變形消能的作用,提升了建築的抗震性能。

(四)榫卯結構

古人怎樣抗震救災? 第4張

榫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

▲榫卯

這種結構,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地震發生時,還可以在一定的變形下抵消地震帶來的影響。

所以說,中國古代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歎爲觀止。

接下來我再來說說“救災”。

據史料記載,西漢漢宣帝時,公元前70年6月1日,河南以東49個郡國都發生了地震,漢宣帝劉詢便爲此下了道“罪己詔”反省自己,然後要求朝中大臣“走基層”,訪問民間有學識的人,找出應對辦法,同時要求法律條文中有免除百姓賦役來安定民心的部分,逐條上報;受災嚴重的百姓,免收糧租錢稅。

明朝嘉靖年間1556年1月23日,發生一次大地震,震度爲8-8.3級,史稱嘉靖大地震。地震發生時正值午夜,人們正熟睡,因此鮮有人逃生成功,共造成83萬人死亡。這次地震也正值隆冬時節,也帶來了各類次生災害。按當時的規定,如果隱瞞災情不報,該省督撫罰俸一年,三個月不報,地方官就被革職。朝廷接到災情報告後,便派遣欽差大臣坐鎮抗災。到達當地後,他會向當地百姓發放專項救濟款和減免當地百姓的賦役,專項款的發放會根據年齡、性別、受災情況來分配,以確保每個災民都能受益。

在512地震後現代建築基本損毀,而古代建築廟宇塔樓只受了些輕微傷害,證明了古代的榫卯結構遠勝於現代的鋼筋水泥,這點日本就學的很好,我們可以借鑑一下來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