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最早什麼時期出現

簡要回答

粽子最早出現在我國春秋時期,後來經過不斷髮張和演變,就形成今天的粽子,形狀主要為三角形。

粽子最早什麼時期出現

粽子是我國端午節傳統美食,從古代一直傳承到現代。如今粽子口味已經發生很大變化,逐漸變得豐富起來。那麼粽子最早出現在什麼時期呢?下面來個大傢俱體的介紹一下。

詳細內容

根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用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主要是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這就是粽子最早的原型。

粽子最早什麼時期出現 第2張

東漢末年,黍米用草木灰水浸泡,然後用茭白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也是我國最早的粽子之一,一直流傳到現代。

粽子最早什麼時期出現 第3張

晉代時期,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個時候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會添加一些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粽子最早什麼時期出現 第4張

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在糯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並且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使得粽子文化逐漸成熟起來。

粽子最早什麼時期出現 第5張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幾乎跟現在粽子沒有什麼區別。粽子也是經過朝代更替逐漸演變而來的,發展成為今天,粽子主要有兩種口味,一種鹹的,一種是甜的,形狀主要是三角形。

粽子最早什麼時期出現 第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