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是哪幾個人物?

關於“春秋五霸”史上出現過多種說法,中學歷史教科書主要介紹兩種最具代表性的:《史記索隱》—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春秋五霸是哪幾個人物?

霸,政之名,即伯,音轉爲霸,又稱州伯、方伯,即諸侯之長,其職名爲會諸侯、朝天子,實爲挾天子以令諸侯。春秋時期,天子衰,諸侯興: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爲了爭奪天下,開啓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位諸侯依次成爲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時期特定階段的歷史產物,此時的諸侯爭霸戰爭,爲之後的戰國時期的兼併統一戰爭做了先期準備。

關於“春秋五霸”史上出現過多種說法:

1.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史記索隱》

2.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辭通》

3.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

4.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白虎通·號篇》

5.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漢書注·諸侯王表》

6.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荀子·王霸》

7.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鮚崎亭集外編》

春秋五霸是哪幾個人物? 第2張

春秋五霸是哪幾個人物? 第3張

春秋五霸是哪幾個人物? 第4張

春秋五霸是哪幾個人物? 第5張

春秋五霸是哪幾個人物? 第6張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時期參與爭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各類史家、學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春秋五霸”並不是勢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例如:

1.整個春秋時期基本都是姬姓晉國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晉國在整個春秋歷史上維持了百年之久的霸業(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06年),這段時間晉國基本享有領導諸侯之權。在晉文公稱霸之後還經歷晉襄公接霸、晉景公失霸、最後晉悼公復霸中原。尤其是晉文公玄孫晉悼公政治韜略過於出衆,才能、成就、品行都首屈一指,算是晉國霸業的最高巔峯。

2.鄭、宋、秦、吳、越構建的區域霸權其規模、影響、成就難以與齊桓、晉文、晉悼、楚莊相提並論。

3.完成諸侯會盟這一重大稱霸標誌的有: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楚莊王、晉悼公、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多個諸侯,遠遠超過五霸的名額。其中僅晉國就稱霸百年,會盟多次,幾乎獨佔五霸名額 [2]  ;而夫差最終還被勾踐滅國。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以後,周王室更加衰微。從前是天子統帥和號令諸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而如今,這些權力已逐漸轉移到諸侯手中——“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而各諸侯國內也出現了君臣逆位的現象——“禮樂征伐自大夫出”;更甚至於一個諸侯國的大夫可以左右周王室的動向——“陪臣執國命”。鐵農具的出現提升了生產力,大量井田之外的土地被開墾,這成爲諸侯國強大的主要原因。周王朝建立在宗法制和井田制基礎上的封建制度開始瓦解,出現了“禮壞樂崩”的動盪局面。王室、諸侯、卿大夫之間相互混戰,天下大亂。

齊桓公、晉文公是春秋時期最爲標準的兩位霸主,實至名歸,史稱“齊桓晉文。所以各史籍皆全票通過,沒有爭議。秦、楚兩國雖不被中原國家敬重,可秦穆公和楚莊王不論才幹、功績都十分顯著,無法埋沒,尤以當今視角來看,這兩位有相當高的認可率,所以在各史籍當中秦穆公得票超大半,楚莊王也得到了寬泛認可;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不失爲一時之雄,但問題是,勾踐滅吳已然不能算是春秋爭霸,而是戰國兼併,再加上“五霸”的提法,早在這二人出現之前就已經有了。故以上的各類觀點中,除了《史記》和《辭通》,其餘基本可以排除。很多人認爲宋襄公不配五霸之名,其仁義乃是虛僞做作;這就要回到春秋時期社會的大背景中去。雖說宋襄公沒有稱霸的絕對實力,反而還敗於泓水之役;但後人對宋襄公的評價並不低。事實上楚國也正是因爲依仗蠻力欺負禮讓的宋襄公也最終爲中原諸侯所不齒,埋下了城濮之戰被晉文公擊敗的伏筆。

現今的很多觀點評價宋襄公總是說他多麼愚蠢,多麼迂腐,但卻看不到他講仁義絕不是“空談仁義”,而是確確實實地將仁義的理念貫徹到實際行動中。因爲在周朝,按照中原禮儀和道德要求,確實是很多地方都有講究的,連貴族出去打獵都要依照禮法,比如:不殺幼獸、一箭射中沒射死的傷獸也不能趕盡殺絕,還有諸多禮制的規定。這些都體現了周朝的文明禮儀,這些繁複的周禮正體現了古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與社會的關係、諸侯之間的關係的道德準則。而在戰鬥中不殺老人之類雖說仁義得過分,但按照周禮的精神也是很符合的,要知道,春秋前期的諸侯戰鬥都是要下戰書約定時間地點,然後帶軍隊雙方列陣完畢,然後堂堂正正對決,類似於“決鬥”這種形式。而絕對不是春秋末期到戰國,爲了勝利無所不用其極。

宋襄公正是遵循周禮,等到楚軍渡河後再展開決鬥。這正是宋襄公的老貴族風度,勝之要武。而絕不能爲了勝利使用卑鄙伎倆。否則宋襄公即便戰勝楚國,也不會爲中原諸侯所心服。在春秋時期,諸侯爭霸並不是要消滅別人,而是要讓諸侯臣服、號令諸侯。而楚國屬於半蠻族諸侯,不把中原的禮儀放在眼裏,自然也不會按套路配合宋襄公的周禮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