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一說話,孩子就嫌煩?不是脾氣大,也不是叛逆

簡要回答

曾經有個讓父母扎心的報告,報告針對20870箇中小學生,調查孩子和父母溝通交流的情況。結果顯示:只有26.73%的中小學生表示有了心裏話最想告訴的人是父母,並且這一比例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曾看過一首小詩,表達了孩子們的心聲:爲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愛跟父母溝通?是他們不需要跟人交流了嗎?當然不是,孩子越大事情越多,想找人傾訴交流、發泄情緒、探討問題,得到建議的需求就越強。只不過父母,不是他們心目中那個可以什麼話都說的“溝通對象”。很多父母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越大越不聽話了”,這個抱怨一直貫穿着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孩子越大父母越難懂他們,父母說啥 他們就當作沒聽見,要不就是說東他往西,對着幹。說多了就離家出走,有時候父母說一百句,不頂外人講一句。“好好說話”成爲了父母心中的“痛”,更不要奢望說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聽話了。李玫瑾教授曾經說:“未成年人的問題都是滯後的,當你發現孩子很難管的時候,其實問題早就已經出現了。”同樣,孩子對父母心門緊閉,是不良溝通經年累月的結果。

爲什麼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說話?
根據孩子們的心聲,可以分爲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失望累積型
知乎上有個話題:成長過程中,是什麼讓孩子不願再跟家長溝通?
一個網友說:
小時候自己每天把吃早餐省下的錢買了一本很喜歡的本子,滿心期待的給媽媽看,想要媽媽誇她會省錢並買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
結果媽媽一開口就是質疑:你的錢哪來的?錢多得沒地方花是嗎?結果她很傷心,她不知道自己會遭到媽媽的誤會和責罵。
還有一次,家裏的姨媽來做客 給了她40塊錢零花錢。她主動的把30塊錢給媽媽,自己只留下了10塊錢。
媽媽看她那麼懂事,開心的把錢收起來對她說:我先幫你收着,畢竟你還小用不了那麼多。剩下的錢分每週給你2塊。
她對媽媽沒有任何的懷疑,但是讓她失望的是,她信任的媽媽在之後的日子完全忘了這件事情,並沒有按照約定分批給她剩下的錢。
導致她沒有能夠按照自己的心願來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後來,類似的情況經歷多了,再遇到什麼事情她就很少跟媽媽說了。另外一個網友的經歷,也讓很多人有共鳴。
女孩初中住校,有次打電話和父母訴苦,說完後她還沒來得及馬上掛電話。
就聽到了電話那頭,父母在數落她,這點事情就要訴苦長大了怎麼能有出息。
她趕緊掛斷電話,想起了小時候自己每次跟父母說點自己的事情,他們要麼心不在焉的聽着,要麼就到處跟人說她不好,要麼就不斷地教育她責備她。
一種難過和無力的孤獨感包圍着她,這個女生說:“如果你是我,長大了還願意和父母溝通嗎?”
高三的賀振宇,父母外出打工後就把小小的他寄放在姨媽家。姨媽家的兩個哥哥經常欺負他,他告訴了父母。
父母無動於衷,他感到很寒心。並且因爲是一直寄人籬下,所以也只能默默忍受,但從那以後他再也不願意跟父母有過多的聯繫。
每個孩子小的時候,跟父母溝通的時都是急切的盼望的,跟父母分享時都是興奮的。
只不過隨着一天天的成長,一次次的期盼和分享,在父母的話語中和行爲中,他們感受的是難過,羞愧、無助和厭煩等。
父母的每一句話,可以讓他們瞬間充滿力量,也可以讓他們一下子跌入深淵。孩子在溝通中對父母的每一次沉默,其實都夾雜着失望。
沒有不想好好說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溝通的父母。
第二種,吼叫式溝通,孩子聽不進去大人的話
美國說話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
研究者將媽媽們大吼大叫以超過85分貝的音量,放給10名7至10歲的兒童聽。
之後讓他們寫出媽媽吼叫的內容,結果只有13.3%的孩子寫對。
研究者稱,大音量的吼叫,對管教孩子毫無用處,音量越大,孩子注意力越不集中。
大聲對孩子說話,不僅沒有起到作用,卻起到了反作用,讓孩子越叛逆,越聽不進去大人的話。
大聲說話,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恐懼感,讓孩子毫無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孩子們的眼裏,父母是愛還是嫌棄全藏在父母的音量裏。
第三種 總是指責打擊孩子
紀錄片《鏡子》中有個叫張釗的男孩,進入高中之後,他曾不止一次和父母訴說“學習壓力大”。
父母覺得他矯情,不僅不理解他還反過來老是指責他:“學習又不是做苦力,學校幾千人,怎麼就你壓力大?”
好幾次父母都是這樣說,張釗乾脆破罐子破摔,早戀、鬥毆、不聽課,甚至在高三選擇輟學。
張釗叛逆背後的訴求很簡單,既然和父母沒法溝通,那我就用行爲來讓你們關注我。
可事實上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想變壞,父母總抱怨孩子不和父母好好溝通,可事實上孩子曾經不止一次開過口,是父母先捂住的耳朵。
第四種,一點小事就上綱上線,總想借機教育孩子。
有些媽媽聊天,能把孩子聊到想死的心都有。
一張利索的嘴巴,能言善道卻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溝通。
比如有個小姑娘衣服沒有疊好,這類媽媽就開始說個不停:
“都這麼大了,怎麼那麼簡單的疊衣服都疊不好,那怎麼能搞好學習,學習搞不好,怎麼考上好大學,考不上大學以後能做什麼,早早就嫁人嗎?”
之後只要和媽媽聊天,女孩都不想再說話。
第五種家長永遠是對的。
有這麼一個小故事,有位作家問孩子爲什麼漸漸不願和她溝通了?
孩子畫了幅《與母親的典型對話》的漫畫,迴應媽媽。
漫畫中的溝通對話,讓人看過陷入沉思:
我:“媽,我不愛吃魚。”
媽媽:“是鮪魚呀。”
我:“謝謝啦。我不愛吃魚。”
媽媽:“我加了芹菜。”
我:“我不愛吃魚。”
媽媽:“可是吃魚很健康。”
我:“我知道,可是我不愛吃魚。”
媽媽:“你就試試看嘛。”
我嚐了一點點後,媽媽說:“怎麼樣,好吃嗎?”
我:“不喜歡,媽,我真的不愛吃魚。”
媽媽:“那下次試試鮭魚。你現在不多吃也好,我們反正要去餐廳。”
我:“好,可以走了。”
媽媽:“你不多穿點衣服?”
我:“外面不冷。”
媽媽:“我幫你拿一件?”
我:“我剛剛出去過,媽媽,外面真的一點也不冷。”
媽媽:“唉,好吧。等一下就會變冷,你這麼堅持,等着瞧吧,待會兒會凍死......”孩子不喜歡吃香蕉,我們非說“香蕉能讓人心情愉快”
孩子不喜歡穿黑色的衣服,我們非說“黑色多好,耐髒”
孩子想自己一個人玩會,我們非說“你要多交朋友”......
我們很着急,不想聽孩子內心想法,等不及就要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
事實上,一個永遠認爲自己是正確的人,誰又意願和他溝通?

爲什麼你一說話,孩子就嫌煩?不是脾氣大,也不是叛逆

如何跟孩子好好說話
跟孩子好好說話,可以分這三步走。
第一步,先聽孩子說。
想要孩子願意和我們好好說話,關鍵的不是用“話術”把話說漂亮,而是放下內心的“控制慾”和“改造欲”,看見孩子真實的訴求。
怎麼做呢?最重要的一點:
閉上我們的嘴,別急着發表看法和建議,先聽孩子說。
一著名的心理學家詹姆士曾經說:"孩子的世界其實沒有那麼難懂,如果你不懂孩子就以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孩子必然不會聽你的話,如果你能先學會理解孩子,自然管教他也就能因材施教。你要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才知道怎麼對症下藥,這是治療心理的第一步。"
孩子只有真正感到被接納、被理解,他們才願意和你靠近,敞開心扉。
第二步,處理孩子的情緒和感受
《奇葩說》中有“辯神”美譽的辯手黃執中曾說:
“能說動人的,是情緒,而不是道理。”
良好的親子溝通,不會先着急處理事情,而會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和感受。
父母可以用這兩句話來解決這個難題:
第一句話是:"我的理解你目前的感受…"
第二句話是:"你要不試試這種方法…"
別小瞧這句話的作用,這兩句話都是在向孩子提出一些建議,語氣不強硬也帶有商量的意思,這會讓孩子不牴觸,能接受,最終達到家長期望的結果。
第三步,平日注意跟孩子搞好關係。
孩子聽不聽話,取決於你跟孩子的關係
很早就有心理學家,把家長和孩子的關係,分爲三種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型。
安全型的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孩子捨不得分開,不過分開後沒事,你去接他,他是高興的。
迴避型的孩子。去幼兒園分開也不會表現不捨,去接的時候孩子也不表現很高興。這類孩子因爲跟父母關係比較疏遠,所以選擇壓抑自己的情感。注意,他們並不是對父母無所謂。
焦慮型的孩子。去幼兒園會哭鬧,父母來接的時候也會哭鬧,非常難哄。那麼在這三種關係中,孩子對家長的話,會是怎樣的反應呢?
在《園丁和木匠》一書中,做了實驗。
比如拿四歲的孩子做實驗,實驗中拿了一個孩子沒見過的軟盤給孩子看,媽媽說是“存儲器”,陌生人說是“軟盤”。
孩子會聽誰的?安全型的孩子會選擇聽媽媽的,因爲他跟媽媽關係好,所以他相信媽媽。
不過另一個實驗中,有個玩具長得像鳥又像魚,但更象一隻鳥。
媽媽說是魚,陌生人說是鳥。
孩子這個時候會選擇聽誰的?聽陌生人的。
因爲安全型的孩子,雖然信媽媽,但是他更相信自己看到的,他不會盲目的聽媽媽的話。
安全型的孩子,是不是非常的棒?迴避型孩子會怎麼做呢?
第一個問題,因爲媽媽在他的心目中不會有更大的權威,所以他可能聽媽媽的,也可能聽陌生人的。
第二問題,既然第一個問題他都不怎麼聽媽媽的,第二個他就更加不會相信媽媽了。
焦慮型的孩子面對兩個實驗問題,他們都會選擇聽媽媽的,哪怕客觀事實擺在那裏,他都會覺得媽媽說啥都是對的。
所以,當父母在責怪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講道理聽不進去的時候,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和孩子的關係。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當孩子感到被愛、被信任時,奇蹟不久就會出現在你眼前。”
所以,孩子聽話與否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孩子你是否會愛他們,跟他們好好的溝通。
不要你的孩子對父母失望了很多年,連話都不能好好說,你還不知道爲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
讓孩子成爲一個安全型的孩子,和父母有穩固的依戀關係。這樣的孩子纔是身心健康並且能夠創造奇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