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拼音,怎麼認字?

漢字雖然有大量的形省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樣,可以通過文字符號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確的讀音來。因此,爲了便於傳授和學習漢字,自古以來人們創造了許多給漢字注音的方法。 古人對漢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下面兩類:讀若法和反切法。

古代沒有拼音,怎麼認字?

漢字雖然有大量的形省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樣,可以通過文字符號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確的讀音來。因此,爲了便於傳授和學習漢字,自古以來人們創造了許多給漢字注音的方法。 

古代沒有拼音,怎麼認字? 第2張

古人對漢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下面兩類:

讀若法:用一個漢字來注另一個漢字的讀音方法。 

比如“讀若”法:儡,讀若雷。(《說文解字》)

比如“讀爲”法:父義和(《文侯之命》),鄭玄注:“義讀爲儀。”

比如“直音”法:“肇”注“兆” 。(《爾雅》)

古代沒有拼音,怎麼認字? 第3張

反切法:用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聲”,用另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韻”和“調”,把它們拼合成被注字的讀音的方法。 

二法之中,反切法是中國古代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一種雙拼制注音法。即反切上字取“聲”,下字取“韻”和“調”。 

緩(huǎn),胡(h)管(uǎn)切。(《廣韻》)

哀(wāi),烏(w)開(āi)切。

敖,五勞切。

收,式州切。

器,去冀切。

矣,於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