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有哪些風俗?

端午節的風俗除了吃糉子還有懸鐘馗像、賽龍舟、掛艾草、飲雄黃酒、佩香囊、掛五色絲線、採藥、翻藥等。此外,全國各地各民族地區還有很多饒有趣味的習俗,如食五毒餅、佩五彩香囊、趕端午藥市等等。所有這些習俗都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國人民巧妙利用自然力來調節生存環境,保護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技藝和智慧。

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有哪些風俗?

端午節的風俗有如下:

1、懸鐘馗像

鍾馗的作用類似於門神,其畫像常被用於驅鬼避邪。據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官,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日:“臣姓鍾名馗,即武舉不第,願爲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2、賽龍舟

端午競渡,本來是水鄉訓練水師的遺風。沉湘東吳,賽龍舟的規模,全國最爲盛大,勝事流傳,史不絕書。若是追究其意義,則大都在於憑弔忠臣孝女。相傳屈原在五月五日赴淚羅江而死,楚國人爲之哀痛,於是爭劃舟揖前去撈救。《隋書-地理志》記載:“屈原以五月 望日赴淚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乃歌曰:‘何由得渡湖? ’因而鼓掉爭歸,競會亭上,爲競渡之戲。迅揖齊馳,掉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安徽巢縣本是楚國舊地,現在還存有競渡廟,其中塑有屈原像,稱爲三間祠。在每年五月一日,將屈原像迎諳到船上,擊鼓奮揖,踊躍爭先,競賽龍舟,直到五日才結束活動。

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有哪些風俗? 第2張

3、掛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家家都把菖蒲、艾葉掛在門邊以避邪驅瘴。

據說用菖蒲做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五月五日午, 天師騎艾虎。手持菖蒲劍,瘟神歸地府”。這是一首廣爲流傳的歌謠。古人認爲這是一個惡月,而尤以初五最惡,連這天生的孩子都不吉利,因此懸艾葉和菖蒲。農曆五月是酷暑炎熱將臨之際,也是流行病、瘟疫流行之時。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是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有哪些風俗? 第3張

4、飲雄黃酒

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的說法。故端午節這天,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飲雄黃酒的習俗,至於兒童,長輩則將雄黃酒塗於其臉上或身上以驅蟲除穢。事實上,雄黃是一種有毒礦物質,外用可以消毒殺菌,但如果直接飲用則容易致癌,不宜提倡。

5、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 玲瓏奪目。

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有哪些風俗? 第4張

6、掛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一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爲吉祥色(也有說五色是代表五條龍)。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有哪些風俗? 第5張

7、採藥、翻藥

這是端午節最普遍的民間活動,不管南方、北方,無論漢族或少數民族都很盛行。舊時,這天天還沒亮時就紛紛出外採藥,特別是鄉村,更是傾家出外。在端午中午時,家家制作以雄黃、大蒜爲主的藥物,而醫家則在這天熬膏藥、制丸藥、採蟾酥。連帝王、士大夫階層也復如此。

唐宋時期極盛,御藥院等機構即於端午採蟾酥,後歷代如此。居住在祖國邊睡靖西縣的壯族人民,這天扶老攜幼遊藥市,說是端午吸了大量的藥氣,能祛病延壽。東北地區的朝鮮族採藥風氣更盛,幾乎家家戶戶要熬製益母膏等常備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