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是誰提出的?

齊桓公

尊王攘夷一詞源自春秋時代,是齊桓公提出的。齊桓公執政以來,在管仲的輔佐下,經過了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適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服。

尊王攘夷是誰提出的?

尊王攘夷一詞源自春秋時代,是齊桓公提出的。齊桓公(公元前725年~前643年),姜姓,呂氏,名小白,臨淄人。姜姓齊國第十六位國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三子,母爲衛姬。

尊王攘夷是誰提出的? 第2張

“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權力,維護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攘夷”,即對遊牧於長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國對中原諸侯的侵擾進行抵禦。尊王攘夷在中國歷史上多爲正面評價。如孔子稱讚管子尊王攘夷的功績: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朱熹亦稱其“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 顧炎武更稱其“春秋之義,尊天王攘夷狄,誅亂臣賊子,皆性也,皆天道也。"

尊王攘夷是誰提出的? 第3張

早年在鮑叔牙保護下,逃到莒國避難。隨着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齊僖公孫無知相繼去世,搶先回國 ,奪取王位   。勵精圖治,任用管仲爲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齊國逐漸強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平定宋國內亂,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滅掉譚、遂、鄣等小國。一匡天下,成爲第一個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開方、常之巫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