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一庚是多少天

簡要回答

“庚日”是人們用天干、地支來紀日的方法,跟天干地支紀年法類似,“庚”是10個天干中的一個,以庚爲開頭的日期即爲“庚日”,跟下一個“庚日”正好相差10天。

夏至三庚一庚是多少天

一直以來都有着夏至三庚的說法,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呢?一庚又是多久呢?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夏至三庚一庚是多少天。

詳細內容

所謂“庚日”是人們用天干、地支來紀日的方法,跟天干地支紀年法類似,“庚”是10個天干中的一個,以庚爲開頭的日期即爲“庚日”,例如庚寅日,跟下一個“庚日”正好相差10天。

夏至三庚一庚是多少天 第2張

“三伏”,它由來已久,這要追溯到秦漢時期,我國從公元前七七六年至今,流行“干支紀日法”,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個字結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組的不同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夏至三庚一庚是多少天 第3張

秦漢時盛行“五行生剋”的唯心說法,認爲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火克金(金怕火燒融),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於是就規定從夏至日(陽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後第三庚日爲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爲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陽曆八月七日或八日)後第一庚日爲三伏,有十天)。這樣,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這種規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陽曆的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

夏至三庚一庚是多少天 第4張

“夏至三庚數頭伏”就是民間推算“入伏”的一句經驗俗語,意思是說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即爲入伏。此外還規定,第四個“庚日”爲“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爲“末伏”,頭伏、末伏都是十天,中伏的時間不固定,也有一中伏是20天的。

夏至三庚一庚是多少天 第5張

伏天之所以酷熱,從日、地關係上看,自春分日開始到夏至,太陽從直射赤道逐漸變爲直射北迴歸線。夏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這一天地面接受的太陽熱量最多而散熱最少。但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並不是夏至,而在伏天,特別是中伏和三伏天。

夏至三庚一庚是多少天 第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