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敬事房到底什麼幹什麼的?

今天就讓小編爲各位分析一下古代敬事房到底什麼幹什麼的?這裏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皇宮中的敬事房是幹嘛的?主要職責是什麼?這個估計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

操作方法

我們知道,明清兩朝制度比較完備,算是封建社會體系最完備的歷史時期,在這一時期皇宮有一個特殊的機構,專門負責男女之事,這個機構是“敬事房”。

敬事房隸屬內務部,本來是負責管理太監和宮女獎勵或懲罰的機構,後來敬事房太監也掌管皇帝交媾之事,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翻牌子”,然後跟蹤記錄,包括“時長”、孩子去留等。

所以皇帝也不是隨心所欲的,他的身上有無數隻眼睛盯着,你今晚跟誰行房,都得彙報一下。皇帝和皇后行房的次數,敬事房只簡單記錄下年月日,以便懷孕後好查對。如果是一般嬪妃,記錄程序更復雜,而且太監記錄堪稱生死簿,如果沒記錄在冊的妃嬪懷孕了,她與孩子都死罪難逃。

有時候皇帝會隨心所欲一把,比如明朝有一個宮女紀氏,她出身本是顯赫,後被俘獲入宮當了一宮女,掌管皇帝財庫,皇帝逛園子偶然遇見,覺其容貌豔麗,談吐不俗,飽讀詩書,一時興起寵幸了她,後有身孕。

此時宮中最得寵的是萬貴妃,萬貴妃豈能容忍別的女人懷有龍種?所以太監宮女都幫着紀姑娘偷偷生產,待孩子出來,大家一起幫忙帶,別說是萬貴妃,連明憲宗也不知道自己有這麼一個兒子。

後來明憲宗在太監爲他梳頭時感慨,自己頭髮都白了,可還沒有兒子。太監撲通一下跪下了,說:“陛下您有兒子,您兒子六歲了,長得生龍活虎的,特別像您。”

明憲宗如雷轟頂,繼而欣喜若狂,他說:“我有兒子了,我有兒子了。”

這個孩子叫朱佑樘,明朝特別勤政的一個明君。

朱佑樘被發現後,其母紀氏知道萬貴妃不會饒了她,就自殺了,這也是一個悲劇。

從這個故事也可以看出,如果不被敬事房記錄在冊的寵幸,就不是合法的。幸虧明憲宗之前沒有兒子,如果他兒子多,估計這個孩子身份也要被質疑,一樣活不了。無論怎樣,紀氏都活不了,因爲沒人記錄她與皇帝的房事,這種交配就是不合法的。

皇宮的法律特別嚴格,比民間嚴格很多,那麼寵幸的具體流程是什麼?

每日皇帝用完晚餐,太監就捧上一個銀盤,裏面盛了幾十塊綠牌子,因爲在晚膳後遞上來,又叫“膳牌”,每塊牌子都寫妃子的姓名。

皇帝當晚想跟誰在一起,就將誰的牌子翻過來扣住,然後太監會交給另外一位負責背妃子進龍房的太監,讓他下去打點。

被選中的妃子要洗澡,沐浴,把自己弄得乾乾淨淨地,然後讓太監用毯子包裹起來,送上龍牀。

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防止妃子攜帶凶器或者藥丸(明朝的“紅丸案”當時震驚了朝廷),二是皇帝比較省事,不耽誤時間。

妃子必須從龍足的位置向上爬,臉要對着皇帝,不能用後背對着,爬上去與皇帝交合,完事後再爬出來,面朝皇帝,往後挪步,叫“卻行”,太監再把她裹起來揹回去。

最讓皇帝惱火的是太監要在外面看着時間,覺得時間差不多,就喊一句:“時間到了。”皇帝有時會裝聾作啞,道:“朕沒聽見,沒聽見,沒聽見。”

太監就會嗷嗷叫兩遍,整個皇宮都聽見了,明天大家該議論了,皇帝只好讓太監將妃子送回去。

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皇帝對某個女人產生感情,防止後宮干政。

其實皇帝也有硬氣的,也有慫的,比如康熙就硬氣,沒人敢在窗戶邊嗷嗷叫:時間到了,而同治就比較弱,太監都敢欺負他。

所以做皇帝也要做有氣場的皇帝,才能隨心所欲,想寵幸誰就寵幸誰,不讓敬事房太監掌握這種事,那樣也太憋屈。

大多數人所知的“敬事房”,的概念,都來自於影視劇等藝術作品中的描述。但是,敬事房的職責還遠不止管理皇帝的房事。

敬事房是清朝官署名,康熙十六年設置,歸屬內務府管轄,主要的職責包括:專司遵奉諭旨,承應宮內事務與其禮節,收覈外庫錢糧,掌案辦事,承行內府文移,甄別調補內監,並巡察各門啓閉,火燭關防,巡防坐更。

敬事房兼敬事房讀清字書房,漢字、蒙字書房,設總管三人,宮殿監督領侍一人,宮殿監正侍二人,宮殿監副侍總管六人,委署總管無定額,執守侍充。執守侍、首領、侍監、筆帖式各二人。

隸屬敬事房的人,身份可都不一般。只有上三旗的包衣奴才,纔有資格進入敬事房供職。

而皇帝身邊的太監,級別上,最低也是八品。他們也時常充當其他人在皇帝身邊的眼線。

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事件,在奪嫡期間,由於清朝皇子都是分府而居的,如果想在皇宮裏有耳目,敬事房的這些人就是不二人選,各個王府也必定爭相拉攏敬事房的人,使得敬事房的太監各個賺得金盆滿鉢。

古代敬事房到底什麼幹什麼的?

這裏要講的不是敬事房負責皇帝房事的方面,而是敬事房作爲皇帝內府保安的事。

金庸先生小說中最著名的武功祕籍之一就是《葵花寶典》了,但是葵花寶典的來歷卻並沒有細說,僅提及作者爲前朝太監。

說起太監武功高強,成爲了人們的普遍觀感。有人認爲功夫高強的宦官對皇帝是一個嚴重的威脅,根本不可能存在。但實際上,武功高強的太監有的是,遊身八卦掌的創始人董海川,也就是評書《童林傳》中的童林,在現實中就是個太監,任七品首領太監。

因敬事房負責一定的保安職權,又是皇帝真正貼身的跟隨者,其中並不乏武林高手。據記載,清朝皇帝身邊經常跟隨的保鏢裏,有兩位高級的“殿監”,以及兩位品級低些的執守侍太監。單以兩個執守侍太監來說,,其武功足以跟駐防的八旗營兵都統持平。

而兩位“殿監”,武功更是高得隨時能擔任衝鋒殺敵的驍將,若排列天下武功最強者,他們都足以名列前茅。

拿慈禧來說,慈禧身邊有一侍衛,名叫張蜀錦,是同治四年的武狀元。關於張蜀錦的史料很少,只知道他曾是清朝的武狀元,據說此人力大無窮,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把120多斤的大刀,這刀在張蜀錦手裏,就像小孩子玩泥巴一樣,可以隨意揮灑。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外逃一路到山西境內,張蜀錦一直隨身護駕,一路上曾多次保護慈禧的人身安全,慈禧返京後把他封爲建威將軍。

但是,張蜀錦只是慈禧四大首領之一,像他這樣武功高強的人,慈禧身邊起碼還有三個,其中兩個是隸屬敬事房的太監。

讓這樣的人才來當太監當保鏢,也難怪清朝末期軍事那麼無能了。

謝邀,古代敬事房到底是幹什麼的?主要職責是什麼?敬事房是明朝時設立的,專責管理皇帝的夜生活。敬事房的總管稱爲敬事房太監,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安排並記錄皇帝與后妃交歡的有關事宜。皇帝每晚在哪裏與誰寢宿,全都記錄在案。與此同時,宮中的女官彤史則負責記錄后妃們每晚的形跡,倆相對照,一旦後宮中有誰懷孕生產,查一查受胎年月日,初生兒的身份即刻辨明。

在古代皇帝擁有三宮六院,妻妾成羣,當皇帝想和后妃交歡時,選擇誰侍寢就成了一件令人頭痛的麻煩事,爲此,皇帝們發明了許多辦法,還生出不少有趣的風流故事來。

據記載,周代時已有專門負責天子臨幸後宮之事的官員,稱爲“陰令”。漢代則設“掖廷令”,負責每天傍晚記錄當夜由誰侍御寢。東漢以後,這類事情專由宦官太監擔任。此後每朝每代宮中必有一本皇帝私生活的備忘錄,專錄皇帝臨幸之事,以備日後查考。由於後宮盡是嬌豔美女,皇帝每天臨幸誰就變的很麻煩,尤其是後宮隊伍龐大的皇帝,如西晉武帝司馬炎,後宮國模突破萬人,他發明了羊車選侍的辦法,就是坐在羊車上溜達,羊車停在誰門前,就選誰當晚陪侍。到了南朝宋文帝採用的是司馬炎的辦法選侍。

據說風流皇帝唐玄宗在開元、天寶年間後宮妃妾多達4萬人,他不知道如何臨幸她們,就發明了讓嬪妃擲骰子定輸贏,贏者陪侍,宦官們私底下稱擲骰子爲剉角媒人。到了春秋季節讓後宮女子在各自門前栽花,唐玄宗跟着蝴蝶選侍,稱蝶幸。還有就是在進御過的女子臂上打上“風月常新”之印。後來有了楊貴妃這些都不用了。到了唐穆宗也學老祖宗推陳出新,發明了風流箭。到了明代,就專設了敬事房,明代除了皇后,其他妃妾都備有一塊綠頭牌,皇帝臨幸哪位,吃過晚飯會翻牌子,敬事房的太監就得伺候着。到了清朝,把明代的這種制度承襲下來也保證皇室血統。不同的是翻了牌子不是皇帝登門,而是由敬事房太監將皇帝翻牌子選中的妃子送到皇帝的寢宮。所以說敬事房主要是管理皇帝的性生活,當然還負責皇帝的其他生活方面以及太監們的每年驗身,剃頭等事宜。

敬事房是清代專門管理宮內太監的一個機構。事實上,在戰國時期就有專門管理宮內太監的機構,不過名稱不同而已。秦、漢是叫少府,隋、唐、宋爲內侍省,明朝是二十四衙門。康熙十六年(1677年),爲加強對太監的管理,提防太監干預朝政,康熙下旨設立敬事房。

古代敬事房到底什麼幹什麼的? 第2張

敬事房既然是管理太監的機構,它的主要職責自然就要負責宮內一切太監的所有事宜,如太監的甄別、調補、賞罰等。此外,還要承擔宮內的其他事務,其中包括收取外庫錢糧及應行禮儀等事。

除了管理太監事宜,敬事房還有一項更爲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記錄好皇族人員的有關信息。如各位皇子、公主的出生情況,后妃之父的姓名、官位以及皇帝和后妃等的死亡情況,用於皇室纂修玉碟時查考。

敬事房的設立雖是爲了更好的管理太監,實際上是爲了更好的服務於皇室。這一機構直到民國十三年(1924年),宣統遜帝被驅出宮後,才正式成爲歷史。

敬事房在康熙十六年設置,隸屬於內務府管理,主要職責也不是像清宮戲裏那樣,專門管理着皇帝的房事,又是讓皇帝晚飯後翻牌子,又是送裸體的嬪妃到龍牀,又是聽響動的風雨聲,又是溫馨提示“是時候了”……

在職責範圍內,有一個管理宮中事務的職責,妃嬪的侍寢、皇帝的房事也算宮內事務,但也不是主要事務,甚至專門幹這種事。

古代敬事房到底什麼幹什麼的? 第3張

溥儀的《我的前半生》中,並未說敬事房是對房事的管理,只是說負責管理太監。

從上面文字可以看出,敬事房屬於內務府中的一個部門,有相關太監任職,響應皇帝的諭旨和內務府的文書,負責錢糧收核等。

當過皇帝的溥儀寫過《我的前半生》,裏面也沒提管理房事的事,只是說負責管理太監。

或許這是在掩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