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爲什麼要生兩隻耳朵?

兼聽則明(腦筋急轉彎答案)

兼聽則明是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出自於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闇者,偏信也。”

人爲什麼要生兩隻耳朵?

耳位於眼睛後面,它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後傳給大腦。在腦中,這些信號又被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詞語、音樂和其他聲音。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聽覺感受器和位覺感受器位於內耳,因此耳又叫位聽器。也有人將外耳和中耳列爲位聽器的附屬器。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兩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膚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體,腺體的分泌物和耳毛對外界灰塵等異物的進入有一定的阻擋作用。

人爲什麼要生兩隻耳朵? 第2張

耳郭

耳郭的外面有一個大孔,叫外耳門,與外耳道相接。耳郭呈漏斗狀,有收集外來聲波的作用。它的大部分由位於皮下的彈性軟骨作支架,下方的小部分在皮下只含有結締組織和脂肪,這部分叫耳垂。耳郭在臨牀應用上是耳穴治療和耳針麻醉的部位,而耳垂還常作臨牀採血的部位。

外耳

外耳道是一條自外耳門至鼓膜的彎曲管道,長約2.5~3.5 cm,其皮膚由耳郭延續而來。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軟骨組成,內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質構成。軟骨部分的皮膚上有耳毛、皮脂腺和耵聹腺。

鼓膜

鼓膜爲半透明的薄膜,呈淺漏斗狀,凹面向外,邊緣固定在骨上。外耳道與中耳以它爲界。經過外耳道傳來的聲波,能引起鼓膜的振動。

鼓室

鼓室位於鼓膜和內耳之間,是一個含有氣體的小腔,容積約爲1 cm3。鼓室是中耳的主要組成部分,裏面有三塊聽小骨:錘骨、砧骨和鐙骨,鐙骨的底板附着在內耳的卵圓窗上。三塊聽小骨之間由韌帶和關節銜接,組成爲聽骨鏈。鼓膜的振動可以通過聽骨鏈傳到卵圓窗,引起內耳裏淋巴的振動。

鼓室的頂部有一層薄的骨板把鼓室和顱腔隔開。某些類型的中耳炎能腐蝕、破壞這層薄骨板,侵入腦內,引起腦膿腫、腦膜炎。所以患了中耳炎要及時治療,不能大意。鼓室有一條小管──咽鼓管從鼓室前下方通到鼻咽部。它是一條細長、扁平的管道,全長約3.5~4 cm,靠近鼻咽部的開口平時閉合着,只有在吞嚥、打呵欠時纔開放。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使鼓室內的空氣與外界空氣相通,因而使鼓膜內、外的氣壓維持平衡,這樣,鼓膜才能很好地振動。鼓室內氣壓高,鼓膜將向外凸;鼓室內氣壓低,鼓膜將向內凹陷,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鼓膜的正常振動,影響聲波的傳導。人們乘坐飛機,當飛機上升或下降時,氣壓急劇降低或升高,因咽鼓管口未開,鼓室內氣壓相對增高或降低,就會使鼓膜外凸或內陷,因而使人感到耳痛或耳悶。此時,如果主動作吞嚥動作,咽鼓管口開放,就可以平衡鼓膜內外的氣壓,使上述症狀得到緩解。

內耳

內耳包括前庭、半規管和耳蝸三部分,由結構複雜的彎曲管道組成,所以又叫迷路。迷路里充滿了淋巴,前庭和半規管是位覺感受器的所在處,與身體的平衡有關。前庭可以感受頭部位置的變化和直線運動時速度的變化,半規管可以感受頭部的旋轉變速運動,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樞以後,就引起一系列反射來維持身體的平衡。耳蝸是聽覺感受器的所在處,與聽覺有關。那麼聽覺是怎樣形成的呢?人類的聽覺不算太靈敏,但是從每秒振動16次到20 000次的聲波都能聽到。當外界聲音由耳廓收集以後,從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鼓膜振動的頻率和聲波的振動幅度完全一致。聲音越響,鼓膜的振動幅度也越大。

人爲什麼要生兩隻耳朵? 第3張

兼聽則明的成語故事

唐朝有個名人叫魏徵,學識淵博,他敢於向皇帝提出各種建議並直言諫勸,唐太宗任他爲諫議大夫,在朝廷中他也享有很高威望,連唐太宗都很尊重他。有一次,太宗問魏徵:身爲君主,我要如何做纔是明,怎樣做又是暗呢?魏徵回答說:作爲國君,如果只聽一面之詞常常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只有多聽取意見,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不至於被壞人矇蔽而辦錯事情。接着魏徵又說:從前堯帝明晰地向下面民衆瞭解情況,所以三苗作惡之事及時掌握。舜帝耳聽四面,眼觀八方,所以共、鯀、驩兜不能矇蔽他。而昏君秦二世偏信趙高的話,而招來了殺身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的話,而自取臺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的話,而導致彭城閣之變。這些史實都證明偏聽或偏信奸臣小人的話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相反,如果多瞭解一些情況,多聽取一些意見,就可以避免或防止一些災禍的發生。唐太宗聽了心裏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