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招牌動作

【動作分解】
1、瞬間壓低重心,邁出右(左)腳,左(右)腳屈膝(偏橫向的弓字步站位),身體向前躬(突破時的攻擊姿態),同時右(左)手將球向右(左)拉,幅度能拉多開拉多開;或瞬間壓低重心,左腳屈膝(偏橫向的弓字步站位),將球從左(右)手切換至右(左)手,幅度能拉多開拉多開;
2、球在右(左)手幅度拉至極限時肩向外傾,重心完成從左(右)腳轉移並90%都落到右(左)腳上,之後右(左)腳膝蓋壓低(同一開始左腳屈膝),動作正確左(右)腳就像拖曳,這樣有利於用腳尖加大突破速度;
3、重心從右(左)腳向左(右)腳切換,同時做體前變向,球從右(左)手迅速向左(右)手切換,切換球的高度在雙膝以下;
4、以左(右)腳爲支撐,右腳向左前邁進(跨步和換手是同一方向),持球交叉步突破。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要點】
一、運球高度在雙膝以下,雙手手指最好也做到在雙膝以下;
二、肩!肩!肩!一定要學會運用晃肩,在防守球員眼中,你的肩的移動永遠是最具迷惑性的;
三、體前變向時不要拉高重心,否則速度優勢就沒有了。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2張

【進攻選擇】
根據防守強度和環境判斷選擇突進還是跳投,突進時啓動大步交叉步突破;跳投時加大你橫向移動的距離,甩開防守投籃。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3張

深度剖析

這個球,是AI的一個非常經典的進球,在電視上被無數次的播放過。而這個球之所以說是一個套路,是因爲這個球AI練過無數次,在球場上也做出來過無數次,因爲這個套路利用的是防守人的一些本能的應變反應,是人體本身對於快速的突發狀況做出的本能反應,所以,這個套路,我們可以稱之爲無解。當然,再好的套路,你也不能用死,比如說,你會一個假突左方真走右路的假動作,你即使做得再好,你也不能無休止的只用這一個,而必須結合着真的走幾次左路突破並且打成功,纔會讓對手防不勝防不能判斷你的真實意圖。

首先,我們來總體說,這個套路,可以分爲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最關鍵的過人,也就是過掉直接防守人,第二個部分是上籃,小打大,一打多。這其中,實際上,在高層次球場,應該是第一部分過人最爲重要;而在普通的大衆球場,由於大多數人是非專業籃球愛好者,過人就相對容易,而難的反倒在於最後的這個上籃技巧了。

我們開始講解第一部分,艾弗森的招牌式過人技術動作,這可以堪稱是籃球史上最完美的一個套路式假動作了,在之後的要點介紹中你就可以明白爲什麼他完美了。在最開始,我們先要弄清,這個動作屬於什麼範疇。從基礎節奏上來說,這是一個普通變向運球的節奏,而不是一個向左假突破再向右突破的節奏;其次,這是一個向左側單幅度偏振的假動作,尤其是不降低重心的時候,偏振尤爲重要,置於振動加動作的介紹,各位可以參看前文《假動作的要領與境界一文》,去理解震動假動作的用法和節奏,以後我們還會講解更多的震動假動作技巧。

所以,從節奏上講,這個假動作整個實際上是非常快的,可以說是一瞬間完成的。這個假動作的難度在於,你如果只是去看視頻來找尋其中的規律和技巧,你會漏掉很多關鍵;而如果你只是是對着鏡子練習,也可能在一些細節上把握不好;如果你只是去籃球場想象練習的話,卻也會漏掉很多關鍵。所以,最終大多數真正練成這個技術的人,一般都需要對自己的動作錄像,來不斷改進的,我們都知道,這個動作是街球性質的動作,是艾弗森把它帶到NBA來的,所以,在美國街球界,這個動作現在非常常見了,但是,那些掌握這個技術的過人高手們,對這個動作都沒少下功夫,至少我們看看下面艾弗森的原話,就知道這個動作多麼難練了。而如果艾弗森都要練很久,我們就更要勤快些纔可以了。所以,最終這個動作的終極練法,是你必須配合着經常給自己錄像完成的;或者,你仔細的閱讀我們深度剖析中所有要點,仔細體會每個要點的意義,然後,對着鏡子或者在球場對着牆上的或者地上的影子來改進動作。這個動作,如果你想指望不借助這些方法去練,是很難真正掌握的。正如我們曾經都看過街球界很有名的Hot Sauce的視頻中,他反覆的對着鏡子練習動作,就是這個目的。

這個球,節奏是非常關鍵的,儘管我們寫的文字不多,但是真正的關鍵只存在於一句話中,各位要把握好真正的要領。下面開始講解要點:

首先,這個假動作有很多變種,我們介紹的這個,是最難的一種,也是要點最多的,當你把這個掌握以後,再去練習其他的,會容易些也會更明白。

如圖所示,這個假動作,存在着10個以上的要領,需要你在一瞬間做到,這就是這個動作爲什麼這麼難練的原因。我曾在之前略微的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有沒有講解這個技術的教程,大體找到幾篇,都是有些紕漏或者直接講解錯了的,比如下圖,雖然不能說錯,但是,當你看完我們的教程之後,你會明白他有多少要點沒做到或者做錯了的。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4張

這個假動作,是一個普通變向運球的假動作的節奏,頂多算上多加一個左肩偏振的節奏,也就是說,必須在瞬間完成,慢了就沒意義了。而在以往,很多朋友都認爲,AI的速度快,所以假動作的威力才這麼大,其實錯了,這個球,說到底恨你本身的速度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很多時候,看到別人技術好,容易給對方戴高帽,說天賦好或者身體素質好,其實這往往是我們給自己技術不足找的藉口,我們練習籃球,一定要摒除這種心態,踏踏實實的去練習纔可以。因爲喬丹也好,艾弗森也好,他們大多數戰勝對手,其實靠的都是實實在在努力練出來的技術,不能說和身體素質無關,但可以說極少,因爲他們的對手本身身體素質往往也都很驚人的了,AI的身體素質再驚人,也無法和對手拉開顯著差距的,所以,真正分出勝負的,只有技術,不在一個檔次的技術。看完所有深度剖析,你會明白這段文字的意思。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5張

這個動作,既然是一個普通變向運球的節奏,也就是說,球在運動中幾乎是沒什麼特別的停頓的,也就是說,你不能有太長時間去完成這個假動作。而,很多朋友誤認爲的這個球是單純的左突假動作,如果你真的按照傳統的方式,右腿發力蹬地向左作出突破假動作以後再向右走,你會發現,無論你速度有多快,你都無法真的做到在一瞬間完成,也就是沒法把變向假動作的節奏連貫的做完,必定要增加額外的時間,即使你爆發力和速度快如AI,也不可能。爲什麼?原因就在雙腳的要領上。

所以我們從雙腳的要領開始講解,這個動作最關鍵的一部分,其實就在雙腳上面了。而如果你只是看着AI的視頻去練去研究,而沒有自己琢磨自己錄像研究你自己的,你很可能就會練錯,即使你自我感覺再好也白搭。就好像很多朋友現下還經常在網上討論,爲什麼總看到科比等球星在突破第一步的時候總是先邁步呢?怎麼NBA這麼多走步?其實這就是紙上談兵的壞處,你只去看別人的視頻,不研究自己的視頻,就容易鑽牛角尖,其實那只是視覺誤差,我們前文有專題講過的,如果同時放球,這一瞬間,你是順腿的,所以,只有你給自己錄像,才能看到原來自己也是如此,之所以在現實球場中你很難發現,是因爲正常速度是稍縱即逝的,而錄像經常是延遲的你看清楚了而已。

這個動作就是這樣,這個假動作,網上許多朋友都以爲是一個單腿的向左突破發力的假動作,其實不是。這是一個雙腿同時發力的假動作。這個球,也就是艾弗森特點的crossover假動作,在開始發力變向之前,雙腿其實是同時向兩側移動的,而並非是向一個方向。左腿向左前方,右腿向右後方,在突破的發力之前,雙腿都是凌空而沒有真正發力的,也即是說,在落地以後,在做出這個假動作以後,你是可以瞬間選擇的,你既可以真的順勢向左突破,也可以直接變向向右突破,無論哪個方向,你都可以第一時間啓動,因爲你落地之前,雙腳是都沒發力的,所以你可以選擇任意一個方向直接開始一個新的突破。在這一瞬間,AI的雙腳是凌空的。而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只是研究別人錄像的話,你可能會認爲這是一個小的跳起,其實不是,這其實是雙腿同時移動必經的一個動作而已。
爲了對比,我們可以找出下面這個喬丹的單腿發力啓動的變向假動作作對比,可以讓各位朋友更直觀。喬丹的動作,略慢,是以趨勢和動作技巧晃人的,不會像AI那樣容易晃到人,但是發力少,消耗體力少,同樣能達到過人的目的,儘管不會把對手完全甩開,但是,進攻的足夠空間拉出來了,配合着喬丹的空中技巧,是足足夠用了。這也是我們日後會講解的一種主要變向技術。

繼續來講解,首先,我們講講爲什麼要練習的是左手運球。實際上,無論籃球打到什麼境界,我們最終左右手的熟練度都還是會有差別的,比如,我們大多數習慣用右手的朋友,你即使再加強左手的練習,即使有一段時間你感覺左右手運球和突破完全一樣了,但是,到最後,最終你還是會發現,左手還是不如右手舒服和犀利,這就是常年的潛意識和本能了,沒有人可以例外。所以,這個球,我們就是要假裝的左手運球,並且佯裝向左突破,最終球會回到我們最熟悉的右手採用右路突破,而且,我們已經在突破前就甩掉了直接防守人。

下面來開始詳細講解左手部分技巧。在運球之前,無論你是胯下也好,還是普通體前先交叉變向也好,你運球的速度和力度應該是中速或者快速的,不然,你後面就沒法藉助這個力,作出相應的動作了,你也沒法讓球達到需要的高度,所以,運球速度和力度需要略大一些。比如以前我們曾講過慢速的軟手運球,這個時候不能用,不然球速太慢。

在前面的運球,我們都是在左腳前方或者附近運球,以穩定而且不會被斷球的位置爲主,沒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在最後一次運球落地,是關鍵。在最後一次運球向地面拍去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在這時候就已經想好要開始發力了,因爲,這個運球的力度和方向是和之前不同的,這個運球的力度更大,而且,不是豎直運球,是向身體的左側外側運,甚至是外側的左後方。這樣的運球方向很好理解,就是爲了防止斷球。

以前看過灌籃高手漫畫的朋友想必知道,井上雄彥在最後全國大賽澤北VS流川楓的時候,澤北對流川說,人在做假動作的一瞬間,是最容易被斷球的。這話不錯,所以,AI的這個動作正是針對於此來完善的,在假動作瞬間,我們把球運到我們身體的左側略向後方(單純的左側儘可能靠外也可以),讓我們的左臂必須整個伸直手臂(略微彎曲也可以,儘可能遠離身體更遠離防守人的右手是目的),讓我們的左手剛好能摟住球,在一個不能更遠的臨界點上,我們就是需要用左手在最後一次運球做到這樣。所以,這個運球是比較精確的,這樣的位置,最有利於之後的大幅度假動作的出現。由於這個套路,我們一開始時站直身體,所以,你可以把你最後這個運球的高度擬定爲接近你的左肩部高度,至少要超過腰部高度不少的這個區域內,而且,左臂要儘可能得向外伸展伸直,以便假動作的瞬間確保對方無法斷球。在左手這個運球結束之後,是我們即將開始發力的瞬間。我們的起始發力點,不是在球落地就立即開始的,習慣單腿過人的朋友,會是這個節奏,而這個時候,你需要重新練習這個新的節奏。在這個假動作上,我們需要等球和左手接觸以後,到達了最高點,在我們的手上略微停留(在這裏需要注意,這裏,我們在初期練習的時候,可以讓手掌心略微向上,我們知道,籃球的規則是,只要你的手心不是完全向上,就不算翻腕了,而如下圖,AI的這個發力瞬間,手心就是朝向斜上方的,這不算翻腕的,千萬不要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纏。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6張

而左手基礎不太好的朋友,在這個動作上,你可以略微翻腕甚至真的讓球短暫停留在手上,以練習全套技術,而在練習掌握之後,在日後再回頭來改善這個翻腕問題也可以輕易改正的,當然,這一點不是很推薦)。而在停留過後,球在最高點,也就是幾乎到達我們肩膀高度我們的體外左後方,在要開始下落的一瞬間,就是我們開始發力的時機。之所以選擇這個時機,是因爲這是突破發力的最後時機,也是突破最佳時機,也是防守人最害怕的時機,因爲在這個瞬間,是最沒有冗餘和拖沓動作的啓動動作,是可以做到最大化利用爆發力的瞬間,我們可以稱之爲完美啓動時刻。

這之後,就需要來講解左肩部的發力技巧了。在左手開始發力的瞬間,就是我們雙腳要同時移動邁步的瞬間。從開始邁步一直到大幅度的步伐出現之後,由於是雙腳同時移動,沒有摩擦力和單腿發力的時間延遲,所以,我們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完成,而在我們雙腳落地之前(實際是左腳最後落地的,這和後面要講的右肩要領有關,但是這是在視頻上看細節纔會發現的,你本人的感覺是同時落地的),在雙腳落地之前,你的左臂還是和邁步前一樣,保持着伸直在體外側,而球依然和剛纔一樣,在手上,也就是說,左手和左臂以及籃球在這個邁步動作出現的過程中是完全保持不變的。而在之後,就在我們左腳着地的一瞬間,我們需要迅速開始這個震動假動作,而之所以需要左腳落地,是因爲我們需要左腳這個蹬地力度的傳送,使得最終的震動假動作更加逼真。在左腳落地的瞬間,我們迅速的以我們的整個左肩和右肩以及左臂和籃球作爲一個整體,以左肩部爲帶動的起始發力點,也就是以左肩部爲中心發力帶動這個整體,迅速的平行向左側移動一個極小的幅度,大約是3-5公分,不需要死板,就是迅速的向左側略微探出這個整體,但是,千萬別讓幅度太大,不然會失去重心收不回來影響速度,所以,這個幅度是,繼續要讓對方一瞬間可以看出來你向左側發力,又需要儘可能的移動的少來維持重心的平衡,宗旨就是絕對不能因此影響之後的啓動速度,一刻都不要在這個震動上耽擱。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7張

在講到這裏,我們要同時開始講解頭部要領。在練習這套假動作的時候,頭部也是很關鍵的一環。在之前的運球,一直到左手開始發力之前,我們的頭部,需要在練習的時候始終保持擡着頭看着對方的眼睛或者前胸,最忌諱低着頭,一定要在初期就養成好的習慣,在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擡着頭來運球。這是第一步。在這樣保持着我們自然豎直着的頭部之後,在左手開始發力的時候,我們之後的假動作纔會更以假亂真。講到這裏的時候,我們可以重複一下以前提到過的問題,就是晃頭的問題。很多朋友,尤其是初學籃球的年輕朋友,在這個技術上,模仿球星動作的時候,看到的往往是表象,他們發現球星的頭部橫着晃了一下,因爲這個特徵看得最清楚也最明顯,所以,很多朋友最後學的都是純粹的晃頭,甚至我看到一些高中初中校隊的成員都是這樣做的,其實這就是沒有深入研究假動作的目的的關係了,就好像我們投籃教程一樣,只看表象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內部的發力,也就是說,你這個動作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這纔是最需要弄清楚的。你要找到這個動作形成的原因。從我們這個動作上,晃頭的原因,是因爲我們在開始邁步瞬間的頭部假動作以及最後的向左的單幅度偏振假動作一起形成的,是因爲上半身或者說左半身的整個向左側震動,所以晃頭,因爲是一個整體的偏移,所以,瞬間頭部會晃動,但是頭部相對脖子和雙肩,是沒有晃動的,是整個上身一起動。

而在這裏還要另外強調,就是,我們這個示範,是以高重心降低到低重心這個最難的套路開始講解的,而由於在這過程中,牽扯到了一個重心由高到低同時向左的一個過程,所以,在這個示例中,晃頭其實是最不明顯的。而在下文中,我們給出的AI和T-mac等人的低重心開始運球然後做假動作的那些例子,由於重心是單純的平行移動,晃頭就可以看得更明顯了。

我們接着來講頭部要領。在保持豎直一直到開始邁步的瞬間,頭部是一直不動的。而在雙腿邁步的瞬間,頭部的動作迅速的發生了變化,這是由於之後的右肩部要領以及左肩部向外偏振同時造成的結果。在我們做到之後講的右肩部要領的時候,你的頭部會需要自然地略微傾斜,這裏需要注意,不要太刻意的傾斜,那樣會死板,而也不要太刻意的剋制不讓傾斜,順其自然就好,在右肩在邁步開始的一瞬間就開始發力的帶動下,你的下巴會略向左側,你的頭頂會略向右側,以這個順着整個上半身整體傾斜一致的方向,但是幅度更大的傾斜着。在這個時候,你的頭部相對你的上半身是略微向右肩倒的,這實際上是由於右肩的躲肩和擺臂發力的方向以及降低重心的力度帶來的。在這一瞬間,我們的脖子也會有略微痙攣的感覺,但是,這樣的頭部傾斜或者說歪頭,在這個動作中做起來是非常協調的,甚至練多了會覺得很舒服,各位可以之後自行去體會。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8張

而之所以最終會形成晃頭假動作的外形效果,正是由於我們最初的頭部是跟隨身體向右傾斜,而落地之後我們左手迅速把球擊地拍向右手,頭部又會順其自然的隨着身體向左傾斜,這又是在一瞬間發生的,而且是小幅度範圍內,所以,從發力前到發力後,最終頭部的兩個截然不同的傾斜方向形成了這樣一個夾角“^”,而正是由於這個夾角的出現,才使得視覺效果來看,這個過人不僅僅是普通的晃頭的樣子,還帶有一種搖頭晃腦的頭部擺動,這正是由於這個震動假動作中,頭部不是一直保持豎直的,而且是前後形成了兩個反方向傾斜的緣故。

而在這裏,需要強調的是,在左腿落地開始發力的瞬間,你的頭部一定要自然的不要着急提前向右看,一定要在落地瞬間真的繼續看着對方也就是你的左前方的突破方向,這樣才能保持這個假動作的完美。

講完頭部,再來講講同樣很關鍵也是很招牌的右肩部和右臂要領。在之前的直立運球中,我們的雙肩是要保持平衡的。而在雙腿開始邁步的同時,我們需要迅速的讓右肩降低並且向左擠,然後在雙腿移動過程中,就迅速做一個右臂向左擺動的啓動發力動作。這個動作極爲關鍵,動作的外形和啓動時機都非常重要。首先說啓動時機,這個擺動手臂的啓動時機,是你雙腿開始邁步的瞬間就同時擺動的,這其實不是一個自然的擺臂時刻,所以,是需要你特別去練習的。而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刻擺臂,是因爲我們這個假動作是模仿的單腿發力向左側突破的動作,而當我們真實的向左發力突破的時候,我們邁腿瞬間是必然要開始擺臂,這是一個自然動作。但是在此刻,由於我們實際上做的是假動作,我們不是真的發力,尤其是,我們不是真的單腿啓動,所以,這個動作必須要特別的去練習。最終的效果是既要自然,幅度還要很大。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9張

然後我們從外形開始講解。首先,在啓動之前也就是邁腿之前,我們必須要讓我們的右臂自然地下垂在我們的身體右側,以前我們講過非持球手護球的動作,這個時候就不要用了,要自然下垂,目的是讓之後的右臂擺動達到最大幅度和瞬間最快速度來迷惑對方,讓對方瞬間本能的認爲這是一個極快速的突破,讓他的身體產生本能的應變動作。所以,右臂的擺動是至關重要的。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10張

我們下面來講講擺動右臂的要領。在雙腿同時邁開的發力瞬間,在這一瞬間,我們就開始略微的降低右肩並且讓右肩略微的向左邊擠出,這樣做的目的是模仿突破第一步中的“繞”的原理的動作原型,躲肩,最大化的躲開對方防守的動作,在這裏卻是爲了形成一個逼真的假動作,右肩的降低,可以連帶着降低整個身體的重心,而躲肩的出現,可以讓動作以假亂真。新來的朋友可以去看我之前的突破第一步的要領一文。我們下面來講講擺動右臂的要領。在雙腿同時邁開的發力瞬間,在這一瞬間,我們就開始略微的降低右肩並且讓右肩略微的向左邊擠出,這樣做的目的是模仿突破第一步中的“繞”的原理的動作原型,躲肩,最大化的躲開對方防守的動作,在這裏卻是爲了形成一個逼真的假動作,右肩的降低,可以連帶着降低整個身體的重心,而躲肩的出現,可以讓動作以假亂真。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11張

在這個肩膀的要領配合下,我們同時要做的,是在雙腿邁開的瞬間,迅速的讓右臂擺動起來,擺動的方向你在前期可以理解爲讓右手去摸自己的左肩,而且一定要最快的去做這個動作,因爲防守人或者說人體的本能,在這個時候,目光的中心點就是在你的胸口的,所以,這個動作至關重要。在日後練得熟悉之後,幅度可以略微減小,就好像下文中的一些例子中那樣,大約到左胸口的前方就可以了。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12張

至於手型,也是很關鍵的,這個時候,爲了自然,我們儘量不要用繃緊手掌的硬手手型,而是要讓右手的五根手指自然的略帶彎曲的併攏,有點像“手刀”的樣子,但是,右小臂在擺動的時候卻需要繃緊一些力度的,這還是爲了護球,在下文中AI對喬丹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到這個習慣的好處。當AI兩次使用這個右臂擺動的時候,幾乎都碰到了喬丹的斷球手,而且是喬丹的左手斷球,可以想象,如果沒有這個細節,恐怕球早就被偷走了。擺臂之後,就可以自然的銜接向右突破的運球了。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13張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14張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15張

然後,我們開始講解上半身和重心的要領。這還是一個關鍵點,也是很多人形成誤區的地方。在傳統的單腿過人假動作中,球員的上半身會是向着左側前方傾斜的,但是在這個假動作中,我們可以發現,在整個過程中,除了我們刻意做出來的身體向右傾斜以外,
整個身體是一直保持豎直的,而且重心移動是很少的,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雙腿的同時移動了。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16張

但是,在這個要點上,我們也是需要刻意的去保持的。當然,由於這個要點或者說現象是由於其他要點合力形成的,所以我們在這裏就不展開多說了。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17張

下面講到的就是腿部了,這是重頭戲。首先來強調一個算是誤區的地方,就是在網上曾看到類似的技巧講解,認爲在這個瞬間是讓右腳腕翻轉來達到效果的,這個講法,其實是停留於外在的表象了。AI的右腳是向後移動了很多的,所以說,雙腿同時外移是毋庸置疑的。而另外一方面,這裏面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雙腿的同時移動,不僅會讓你的動作更快,邁步顯得更敏捷,而同時,你最終可以達到的步幅卻遠不如AI來的狠。而這其中的奧祕,正在於AI是雙腿同時外邁的了。而之所以很多時候很多朋友誤解,正是因爲視頻分析的侷限性,因爲,當你雙腿同時外邁錄像以後,你會發現,由於在邁步之後身,空中的身體略微向左移動之後,你的右腿最終外邁之後,大多數時候卻正好還是蹬在原處,所以,這才讓很多朋友誤解。我在練習中的右腳也正好落在原處就可以明白了,而我在練習的時候,是真正的雙腳同時外邁的。所以,只有在我們發力過狠的時候,纔會讓這個細節表現出來,是雙腳同時移動,也正因爲如此,才讓這個祕密得以隱藏了許久。

我們這裏就來講一下雙腿外邁的要領。實際上,在邁步過程中,我們往往是要雙腿一個向前,一個向後,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去邁步的。前後的邁步方向,一是容易維持重心,比橫向邁步可以降低更多重心;二是更以假亂真,因爲你是真的向前邁步了,對方會更緊張,你的動作更沒破綻;三是可以重複的依靠這個動作,來慢慢的拉近和對手的距離,降低對手的防範心和防守威脅。

這個雙腿同時邁步,由於是在騰空讓雙腿分開,所以,少了地面的摩擦,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邁出最大的步子。所以,我們前文說,由於不向地面蹬地發力,所以,這個動作的快慢,最終是和你的爆發力完全無關的,只和技術還有熟練度有關。所以,AI即使有再快的速度,他的突破假動作也無法真的做到這麼快的,實際上,他正是依靠了這個障眼法,纔在瞬間做出這個完美的假動作,晃倒了無數的對手。

而我們之所以要講這個由直立運球立刻進入降低重心突破動作的假動作,正是因爲這個動作具有代表性,他多了一個降低重心的要領。而這個降低重心,也是一個很關鍵的要點。如果你細心,你去看同樣用這個動作單腿發力突破的球員,你會發現,即使他真的要降低重心,但是在這之前,由於右腿的蹬力,他必定會短暫的出現一個重心先升高再下降的一個過程。而反觀我們這個技巧,你卻可以發現,從初始發力到最後,重心是很乾淨的直接降低的,中間沒有拖泥帶水,而這一點,正是要感謝雙腿同時移動的技巧。

而在這裏,要強調一下向前邁步的幅度,我們可以以下文中AI挑戰喬丹的那個幅度爲基準練習最合適。也就是左腳向前邁出一個球鞋的長度就可以了。少了幅度不夠,多了容易失去重心。

艾弗森單打過人教程,深度剖析體前crossoverⅠ 第18張

這個同時邁腿有個細節需要注意,就是在雙腳着地之後。右腳在正面的攝像中看起來是橫在地面上的,而你的右小腿在側面看幾乎是和地面平行的。在這個細節上,這是個表象,最終形成它的原因是由於我們之前在邁腿同時降低右肩順帶着降低了右半身的重心,達到躲肩和降重心突破的假動作的意圖而形成的。所以,這個地方不需要刻意去練習讓球鞋橫在地面,會自然做到的。這裏順便要強調的是,如果你是在磚地等地面不太平的外場打球,你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可以略微減小幅度,讓雙腳落地輕一點,因爲這個動作極費鞋。尤其是右腳內側和外側的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