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愛上了你,大都不是,皮囊上的依戀,而是“這件事”

簡要回答

先來給大家介紹一本小說:俄羅斯偉大的作家,托爾斯泰先生的《安娜卡列尼娜》。這本小說裏,關於女主人翁,講述的是,她的兩段愛情故事。第一段,17歲的安娜在姑媽的安排下,嫁給了比她大二十歲的卡列寧,而卡列寧這個人物也不簡單,他是當時俄國最年輕的省長,仕途一帆風順,可惜,他在妻子安娜眼裏,卻是一個:官僚機器。第二段,安娜被年輕的軍官伏倫斯基吸引,兩個人在火車站一場邂逅,就如“魂兒私定了終身”般,男人追逐她的美貌,被她的少婦氣質所吸引,而女人也跟着墜入了情網,最後她拋夫別子,和他同居,但現實的壓力,又讓她活得矛盾而又痛苦,最後臥軌自殺。這兩段感情,聽起來,就好比:第一段,是一種“才子與美女”的美好結合,卻婚後,女人發現自己想要的浪漫愛情,壓根不存在;而第二段,就是一種互相勾引,看似是一場拋開世俗,拋下一切的愛情,卻又彷彿少了一些東西。具體少了些什麼呢?我們下面一點點地分析。

01,女人心底裏,對待愛情的定義:
其實,在小說中,安娜的丈夫,不僅有錢,有權,在外人看來,還很愛她。
而且,他還有“柳下惠”的特質,從不與其他女人有瓜葛,更不會主動去沾花惹草,這一點,估計很多妻子,都會誇讚一番。
更重要的是,他對安娜還有求必應,哪怕工作再忙,還會每個禮拜抽出一天時間來陪伴妻子和孩子。
多麼好的老公啊。
可是,他卻有一點讓人很迷惑:那就是哪怕是當他得知,安娜和伏倫斯基搞曖昧時,他都很能沉得住氣,絲毫不氣憤,也從未質問過妻子,甚至於,他還很“善意”地提醒妻子,如果她出軌和那個男人在一起的話,她會遭遇到什麼樣的後果。
是不是讀來,讓人很奇怪。
其實,我們可以從他的一句話裏,得到答案:你是我的妻子,我愛你。
可見,他尊重的是在他妻子這個“身份”上的人,而對妻子的愛,卻是因爲你是我的妻子,所以我纔要愛你。而不是:因爲是你,所以,我想要好好愛你。
而,這一點,也恰好是安娜會出軌的主要緣由。
因爲,不少女人對待愛情的定義,總是會把“你要很愛我”這件事,排在首位。
哪怕她明明已經是上流社會的貴婦,她也會打心裏渴望,男人能夠滿足她的心理需求,讓她得到心靈上的“愛”。
而,她的這種思維模式,恰好,沃倫斯基的到來,滿足了她。
所以,也可見,女人對待愛情,很少是皮囊上的依戀,而是這件事:心靈上的歸屬。

女人愛上了你,大都不是,皮囊上的依戀,而是“這件事”

02,女人心靈上對情感的需求,來不得:表演
當安娜在丈夫身邊得不到愛情的時候,伏倫斯基來到她身邊,帶着他的情話,和英俊的外表,讓安娜迅速享受到了:愛情的浪漫魅力。
所以,爲什麼她那麼決絕地拋開當下的一切,被伏倫斯基很快追到手呢?
一來,是伏倫斯基能夠激起她心靈上的盪漾;
二來,當她和情人彼此“暗送秋波”時,她老公的表現實在是差強人意,他既沒有發怒,比如“你搶了我的老婆般”和男人大鬧一場,也沒有對女人埋怨,而只是,很在意他人的想法般地提醒她:你的行爲,已經讓別人議論紛紛。
這就讓人想起了,《射鵰英雄傳》裏有一個人物,黃藥師。
他很愛他的妻子,但是,他在妻子死後,卻把她放在一個沒有封閉的墓室內,凡是來了島上的人,都可以觀看,墓裏面還陳設着各種珠寶和女人的畫像,甚至於影視劇裏,還在她的墓室裏發生了打鬥。
這一點,就和他“愛妻”的人設有點衝突,就好像,他的愛,只是一種:展示和表演。
所以,再回到安娜和丈夫的相處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卡列寧對待安娜看似很愛,實則,在關鍵時候都是缺位的,倘若他能夠在妻子有出軌苗頭的時候,就摁下去這件事,對她表達“佔有慾和憤怒感”,多半,安娜會猶豫許多。
因爲,女人對待感情,大都在心靈相愛這件事上,來不得敷衍和表演。

女人愛上了你,大都不是,皮囊上的依戀,而是“這件事” 第2張

03,女人對待情感的最終需求:皮囊是表象,心靈上的愛,纔是真實
再來看伏倫斯基對安娜的情感。
首先,他對安娜的愛情,是基於安娜的美貌,吸引着他;其次,他對於安娜的愛情,也確實是有了一些改變,比如,他從前是花花公子,紈絝子弟,卻後來也算是真誠地愛着她,不怕輿論,陪她離開祖國等等。
但是,他男人骨子裏的東西沒變,也就是大多數男人,當得到了心愛的女人後,他就會有一個表現:愛情,不是他生活的全部。
所以,他過不了長期把感情傾注到一個女人身上的生活,於是,他們的同居,就開始出現了種種不和和爭執,繼而,也讓安娜失去了生命裏最後可以支撐的稻草。
可見,女人這一生中,對愛情的渴求,就是我的心靈和皮囊是捆綁在一起的,沒有了愛情,皮囊也就可以不存在了,所以,她選擇了投身火車下,從此香消玉殞。
很壯烈。
其實,反過來想,倘若安娜對於感情的追求,不是一味地想要愛情,多半,她和卡列寧,會是一對讓人稱讚的夫妻。
女人對待感情,總是太過於癡狂。
當她不能夠合理地處理好,皮囊和心靈,也就會增添很多煩惱。
當然,到了現代社會,我們會發現,很多女人相對比從前,會多了許多的寬泛選擇,甚至有的女人還會說一句:只要他給家裏賺錢,他願意在外面幾點回來都行。
可見,信念的樹立,大多數時候,來自於個人的選擇。
而《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讓我們能夠感知到的,大概就是一個人活着的信念感。
這本書,作者用宏偉壯麗的文字,讓你看到,人性內部的各種矛盾組合,以及心靈深處,產生的共鳴感。
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讀一讀。

女人愛上了你,大都不是,皮囊上的依戀,而是“這件事” 第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