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變得霸道、脾氣暴躁咋辦?恭喜你,孩子這樣你更要偷着樂

簡要回答

大家好,我是心理諮詢師豆媽,也是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朋友柔柔是個全職寶媽,她有一個3歲的兒子。出於對孩子的疼愛和相信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自孩子出生以來柔柔一直都是親力親爲地帶孩子,並沒有讓別人介入太多。可是,她從未想過自己那歷來乖巧禮貌老實聽話,誰見了都喜歡得不得了的兒子居然有一天會變成了“小暴君”。“我也不知道他爲什麼會變成這樣,明明我和他爸爸都不是這樣的人,我們都挺溫和的啊,也不喜歡指揮別人。而且我問了爸媽他們,我倆小時候都不這樣啊。”柔柔一臉惆悵地說道:“他啊,無論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反正就沒有一個是他不敢命令的。”柔柔的兒子最近喜歡上了對家裏的大人發指令,要求大家按他說的來做,例如:掃把必須放在冰箱旁邊,綠色的杯子必須和白色的杯子挨着放,穿鞋子必須是先穿右邊的再穿左邊的。奶奶必須現在馬上去菜市場買晚飯的菜回來(當時是中午剛剛吃過午飯),不可以午睡起來再去。媽媽必須要到晚上睡覺前纔可以收拾我的小書包,在此之前不可以收拾。收拾積木玩具一定要一塊一塊放箱子裏,不可以一把一把抓着放,也不可以堆一起一捧一捧地放。每當他發出這些指令,家裏的大人必須聽從,如果大人不聽,他就會大吵大鬧,或者用大哭來逼迫大人就範。最令柔柔鬧心的是,兒子發號指令時說話的神態和語氣非常傲慢,無論她說了多少遍跟大人說話要禮貌要注意說話的語氣,他就是不聽。像柔柔這樣的情況,很多家庭都有過,很多家長遇到這種情況,第一反應都會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哪裏出了問題,是不是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帶得不好,是不是在幼兒園跟其他小朋友學的,甚至相互埋怨是對方日常不注意自己的行爲給孩子做了錯誤的示範。其實,這並不是自家孩子變壞了或者天性霸道,而是預示着幼兒的心理髮育進入了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自我”和“秩序”是關鍵主題。人類大腦的發育過程貫穿嬰幼兒、青少年時期的全過程,一直要到20歲左右纔將將完成,剛出生的嬰兒由於大腦發育不完全,無法產生自我意識,也無法分清“自我”和“他人”的區別,對周圍的一切都是懵懂、缺乏掌控的。在這個階段中,嬰幼兒感知外部世界往往是從身邊的事物開始,最常見的是從其可掌控的物體,如自己的手指、腳趾、從自己嘴裏吐出來的泡泡等。滿週歲後,孩子漸漸有了“我”的概念,也開始懂的區分“自我”和“他人”,在這個階段中,孩子會在別人喊自己名字時作出反應,知道用特定的稱呼如媽媽、爸爸、爺爺來區別不同的家人。此時孩子對世界的認識依然懵懂,暫時還停留在認識和區分身邊的人和物之上,隨着進一步生長髮育,孩子的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並且具備了初步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腦海裏開始對“秩序”有了概念。柔柔的兒子身上有這一階段非常典型的表現,下面我們來逐一分析:

一、孩子對其主觀認可的“秩序”有着強烈的執念,任何未按預料中發生的事情都會被認爲打破了秩序。
因爲家裏綠色的杯子旁邊經常放着一個白色的杯子,柔柔的兒子經過之前長期的觀察就產生了自己的認知,認爲綠色的杯子是必須和白色的杯子放在一起的,當綠色的杯子沒有和白色的杯子放在一起時,在孩子的眼中這就是錯誤的,不合理的,所以必須糾正。

3歲孩子變得霸道、脾氣暴躁咋辦?恭喜你,孩子這樣你更要偷着樂

二、當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發展出自主判斷的能力,懂得對具體的事情作出評價。
讓奶奶必須馬上去菜市場買晚飯用的菜回家,柔柔的孩子是基於“買菜是個必須做的事情”的判斷,而這個事情在他心裏的重要程度足夠高,所以他會產生“必須馬上做”的判斷。
相反的,收拾書包這一行爲是與上學關聯的,柔柔的兒子可能並不熱愛上學,所以便產生了“這個事情不重要,放到最後才做”這樣的想法。
這就是孩子眼中的“秩序”,如果家長不按這個安排操作,便是打破了孩子心中的秩序。

3歲孩子變得霸道、脾氣暴躁咋辦?恭喜你,孩子這樣你更要偷着樂 第2張

三、有了自我意識和思考能力以後,孩子就會產生主觀的偏好。
這個偏好不一定要有什麼原因,可能單純就是孩子的個人喜好。
柔柔的兒子要求收拾積木玩具一定要一塊一塊地放箱子,是因爲他個人喜歡這種收拾方式(可能是因爲他比較珍視這套積木,或者其他原因)。
在他眼中,一塊一塊地方是最好的收拾方式,這是他喜好的,當家長並沒有按他喜歡的這種方式操作時,孩子就會覺得家長做了他不喜歡的事。
瞭解了原因和分析了孩子行爲背後的心理後,柔柔已沒有了剛開始時的緊張和惆悵。當然,雖說這樣的行爲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重要表現,可也不意味着我們就任由其這樣下去,幫助她引導教育好孩子,我向她給出了以下三條建議。
①理性看待孩子種種“出格”行爲,不要過分緊張。
雖然孩子沒有以前乖巧聽話了,但這恰恰說明他正在飛速成長,這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隨着不斷髮育,對世界的認識和個人思維能力不斷髮展,孩子對這種“幼稚”的行爲會進行自我糾正。
②從這一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入手,找準着力點循循善誘。
這一階段的孩子自我評價能力還很低,對自己的評價主要還是依賴外部評價。也就是說,他們十分重視家長、老師對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別人正面的評價。
認識到這一點,孩子哭鬧時我們不妨嘗試這樣說:“寶貝,媽媽知道你希望媽媽等你睡覺前才收拾書包,但是媽媽也有其他事情要做,你這個安排讓媽媽有點難做呢。你體諒一下媽媽,做個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好嗎?”
③如果孩子的控制慾過強,家長不宜一味妥協,應引導孩子接受不按想法的情況。
歸根到底,孩子的“小暴君”現象是幼兒心理髮育的一個階段,如孩子對身邊人、物的控制慾過強,家長應該適當引導,幫助孩子早日建立“原來事情並不是都會按我想的發生”的認識。
在此,推薦一套幼兒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的啓蒙親子繪本,家長可以每天陪着孩子一起閱讀。
這套情緒管理繪本全套60冊,每十冊爲一個主題,分別從性格塑造、情商管理、人格培養、習慣養成、行爲管理、成長保護6大方面入手,全方位幫助孩子塑造完美性格。
這套書色彩豐富,內容生動有趣,用孩子喜歡的動物形象爲主角,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孩子從中認識到不同情緒,知道如何管理情緒,明白與人溝通應用什麼樣的方式。
這套書的內容貼近孩子生活,符合孩子心理認知,非常適合2-6歲處於情緒和性格發展期的孩子朝廷親子閱讀,既能讓孩子明事理,又能讓孩子知道如何與人相處,更能培養孩子高情商。
好的教育,應對父母和孩子是雙向促進的,孩子日漸成長變得越來越優秀,而父母則在不斷的總結反思變得越來越闊達和包容,多給孩子一些時間、耐心和信任吧,相信他們日後定將還你一個驚喜。

3歲孩子變得霸道、脾氣暴躁咋辦?恭喜你,孩子這樣你更要偷着樂 第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