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五章,表達的是天地公平的觀點。通俗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是什麼意思?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五章。一種普遍的理解是:老天並不仁慈,只把萬物當作沒有生命的貢品;然而聯繫上下文,這種理解有失偏頗。另一種理解則是認爲老子想表達天地公平的觀點。通俗點說: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換句話說,不管萬物變成什麼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行爲(包括運氣),與天地無關;天地順其自然,一切猶如隨風入夜,潤物無聲。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是什麼意思? 第2張

老子《道德經》第5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做一下註解:

天地不仁——這個不,是沒有的意思,類似的詞比如:不才(沒有才能)。某雖不才,願替馬幼常回。不才者得以自容,才者亦無以自見。

仁——仁慈偏愛。不仁,不是不仁不義的意思,而是沒有偏愛。

天地不仁,是指天地無所偏愛。老子認爲天道是無爲的,也就是順任自然的,而天地間的一切事物,也都依照自然的法則運行着。天地只是自然的存在,並不會對某些事物有所偏愛、對其它事物又有所厭棄。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是什麼意思? 第3張

芻(chú)狗:古時候祭祀用的草紮成的狗。人們把草做成芻狗時,對它沒有什麼偏愛或重視;祭祀完了就扔掉它,也不是厭惡它或輕視它。完全是自然而然,沒有半點個人情感,主觀意願在裏面。天地以萬物爲芻狗,是說天地對萬物無所偏愛,而任其自然生成或毀滅。同樣,聖人不仁,是指有道的聖人對百姓無所謂愛與不愛,而只是任其自然休養生息。

橐(tuó)籥(yuè):古代鼓風吹火用的,就是一種風箱。

猶,"如同"、"好象"

屈:竭盡,窮盡。

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多言數窮:言,本意是政令舉措。窮,困境。這句的意思是統治者政令頻繁,只會加速敗亡。

守中:中,通盅,也就是衝,就是第四章道衝的衝,指內心的虛靜。守中:守住虛靜。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是什麼意思? 第4張

譯文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也談不上仁愛,更不會偏袒,它是客觀公正的,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而不會妄加干預。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任憑人們自作自息,而不是妄加教導。天地之間,就像個風箱一樣,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保持空虛,能量就可以無窮無盡,由於運動,使能量釋放,宇宙萬物形態因此發生改變。這一切,其實都是道在起作用。道的特性就是虛空,所以應該無爲而無不爲,不合乎規律的折騰只能使自己運氣越來越差,不如保持虛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