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部日記體遊記是什麼?

《徐霞客遊記》

《徐霞客遊記》主要按日記述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做了詳細記錄。

中國第一部日記體遊記是什麼?

《徐霞客遊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遊記,在原稿的基礎之上,王忠紉手校、季夢良續成稿本,成書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1587—1641),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別號,江陰(今江蘇江陰)人,明代地理學家。他從22歲起第一次到太湖地區進行考察,直到逝世的30多年間,幾乎每年都要外出進行地理考察,足跡踏遍了中國的16個省市。他把自己的考察所得記錄下來,這就是聞名於世的《徐霞客遊記》。這本書以散文和日記體的形式,記載了徐霞客在遊歷中所經歷和觀察到的各種地理現象、自然規律、氣候狀況、動植物情況,乃至少數民族地區的風俗習慣、經濟狀況等。他特別考察和研究了中國石灰岩地貌的分佈區域、地貌特徵及其發育規律,比西方人的考察早了二三百年。這部著作是中國地理史上的重要著作,在世界地理學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徐霞客對中國水文地理學的發展也故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對長江和盤江作了詳細的考察後,寫了《江源考》和《盤江考》。這兩部書是水利科學史上的重要著作。

中國第一部日記體遊記是什麼? 第2張

徐霞客的遊歷大致可分爲兩階段,第一階段始自丁未年(1607年)泛舟太湖、登洞庭山,但因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雖然他的母親也鼓勵他,併爲他製作遠遊冠,以壯行色,但直到天啓五年(1625),他每次出遊的時間都不會太長,甚至有些年整年家居未出。例如萬曆三十八年(1610)、三十九年(1611)、四十年(1612)、四十三年(1615)、四十五年(1617)、四十七年(1619)、天啓元年(1621)、二年(1622)都未出遊;泰昌元年(1620)出遊63日;天啓三年(1623)出遊54日。第二階段則自天啓五年(1625)他母親王孺人逝世後直到崇禎十二年(1639),他的旅遊“不計程亦不計年,旅泊巖棲,遊行無礙”,這期間歷遊浙、閩、贛、楚、粵西、黔、滇等地。吳國華爲徐霞客作《壙志銘》,說他的遊歷“最奇者,晚年流沙一行,登崑崙天柱,參西番法寶,往來雞足山中,單裝徒步,行十萬餘里,因得探江河發源,尋三大龍脈”。

中國第一部日記體遊記是什麼? 第3張

徐霞客的遊歷日記,在他自己有生之年並未加以整理編次。他於崇禎十三年(1640)從雲南回到故家之後,將遊歷所記原稿託給他的家庭教師季夢良整理。季夢良先是推辭,後來要接受這項任務之時,徐霞客就過世了,這些文稿被徐的友人王忠紉攜去,但此時文稿已有部分遺失。不久,王前往福建任官,僅將原稿略加排序,即交徐霞客之子徐屺帶回。徐屺仍將文稿託給季夢良說:“非吾師不能成先君之志也。”於是季夢良“遍搜遺帙,補忠紉之所未補,因地分集,錄成一篇”。《徐霞客遊記》形成一部完整著作形式,是季夢良的整理之功,這也是《徐霞客遊記》的第一個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