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編三絕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簡要回答

韋編三絕故事說的是:孔子晚年的時候喜歡讀《周易》這本書,因爲不斷的翻看這本書,導致編聯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古時候是用牛皮繩把竹簡連在一起,然後在竹簡上寫字,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

韋編三絕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老師們常常用韋編三絕這個故事,來激勵自己的學生,要勤奮學習,究竟韋編三絕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詳細內容

孔子到了晚年,喜歡讀《周易》。春秋時期沒有紙,字是寫在一片片竹簡上的,要寫許多竹簡,還必須用牛皮繩子,把這些竹簡便連在一起,平時捲起來放着,讀的時候就打開。孔子就翻來覆去地讀,這樣讀來讀去把編聯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這就是韋編三絕成語的由來。

韋編三絕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第2張

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爲一根竹簡上寫字,多則幾十個字,少則八九個字。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通過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後成書,便於閱讀。通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其中爲熟牛皮繩最爲結實。像《周易》這樣厚重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通過熟牛皮繩編連起來的。

韋編三絕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第3張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覆覆把《周易》全部讀了許多遍,又附註了許多內容,不知翻開來又捲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通常認爲,孔子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

韋編三絕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第4張

即使讀書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與質了。”

韋編三絕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第5張

韋編三絕,本指孔子勤讀《易經》,致使編聯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後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刻苦治學。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韋編三絕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第6張